【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出处】“舍生而取义者也”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。这句话是儒家思想中的经典名言,体现了孟子关于人生价值与道德选择的核心观点。下面将对这句话的出处、含义及相关背景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
“舍生而取义者也”意思是:在生命与道义之间,宁愿牺牲生命也要维护道义。这句话强调了道德操守高于个人生存的重要性,是儒家提倡的“重义轻生”精神的体现。
该句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中的一段对话。孟子通过与弟子的问答,阐述了“义”的重要性,指出人应当追求道德上的完善,而非仅仅为了生存而苟且偷生。
二、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孟子·告子上》 |
原文 | “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 |
作者 | 孟子(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) |
含义 | 在生命与道义无法同时兼顾时,应选择道义,宁可牺牲生命 |
思想核心 | 强调道德价值高于生命,提倡“重义轻生”的精神 |
文化影响 | 成为后世士人坚守气节、勇于担当的精神象征 |
三、结语
“舍生而取义者也”不仅是孟子哲学思想的重要表达,也成为中华文化中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。它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在危难时刻坚持正义,不为私利所动。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在面对抉择时,应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行为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