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解释绵里藏针】“绵里藏针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柔软的棉布中藏着尖锐的针”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温和、善良、容易接近,但实际上内心却非常敏锐、有主见,甚至带有锋芒,往往在不经意间表现出强硬的态度或手段。
一、成语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绵里藏针 |
拼音 | mián lǐ cáng zhēn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文温而雅,其意深而远,如绵里藏针,外柔内刚。” |
释义 | 表面柔和,内在刚强;外表温顺,内藏锋芒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性格、言辞或行为方式,强调表面与内在的反差。 |
近义词 | 外圆内方、口蜜腹剑、虚与委蛇 |
反义词 | 表里如一、直言不讳、心直口快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形容人性格:
他这个人看似和气,实则绵里藏针,说话从不直接批评别人,但总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不满。
2. 形容语言风格:
这篇文章虽然语气平和,但字里行间绵里藏针,暗含讽刺之意。
3. 形容处理问题的方式:
她在处理矛盾时总是绵里藏针,既不让对方难堪,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。
三、注意事项
- “绵里藏针”常带有一种褒义或中性色彩,强调的是“以柔克刚”的智慧。
- 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解为贬义,尤其是当对方并非有意隐藏锋芒时。
- 此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四、总结
“绵里藏针”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,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的体现。它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时,既要保持温和友善的态度,也要具备坚定的原则和底线。这种“外柔内刚”的态度,往往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